2018年首个计划是学习vue源码,查阅了一番资料之后,决定从第一个commit开始看起,这将是一场持久战!本篇介绍directive的简单实现,主要学习其实现的思路及代码的设计(directive和filter扩展起来非常方便,符合设计模式中的
开闭原则
)。
构思API
|
|
|
|
实现功能够简单吧–将scope中的数据绑定到app中。
核心逻辑设计
指令格式
以sd-text="msg | capitalize"
为例说明:
sd
为统一的前缀标识text
为指令名称capitalize
为过滤器名称
其中 |
后面为过滤器,可以添加多个。sd-class-red
中的red为参数。
代码结构介绍
main.js 入口文件
|
|
directives.js
|
|
filters.js
|
|
就这三个文件,其中directives和filters都是配置文件,很易于扩展。
实现的大致思路如下:
- 在Seed实例创建的时候会依次解析el容器中node节点的指令
- 将指令解析结果封装为指令对象,结构为:
属性 | 说明 | 类型 |
---|---|---|
attr | 原始属性,如sd-text |
String |
key | 对应scope对象中的属性名称 | String |
filters | 过滤器名称列表 | Array |
definition | 该指令的定义,如text对应的函数 | Function |
argument | 从attr中解析出来的参数(只支持一个参数) | String |
update | 更新directive时调用typeof def === 'function' ? def : def.update |
Function |
bind | 如果directive中定义了bind方法,则在bindDirective 中会调用 |
Function |
el | 存储当前element元素 | Element |
- 想办法执行指令的update方法即可,该插件使用了
Object.defineProperty
来定义scope中的每个属性,在其setter中触发指令的update方法。
核心代码
|
|
可以看到核心方法processNode
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parseDirective
,另一个是bindDirective
。
先来看看parseDirective
方法:
|
|
以sd-on-click="toggle | .button"
为例来说明,其中attr对象的name为sd-on-click
,value为toggle | .button
,最终解析结果为:
|
|
紧接着调用bindDirective
方法
|
|
其中的bindings存放了数据和指令的关系,该对象中的key为opts.scope中的属性,value为Object,如下:
|
|
数据与directive建立好关系之后,bindAccessors
中为seed的scope对象的属性重新定义了getter和setter,其中setter会调用指令update方法,到此就已经完事具备了。
Seed构造函数在实例化的最后会迭代bindings中的key,然后从opts.scope找到对应的value,赋值给了scope对象,此时setter中的update就触发执行了。
下面再看一下sd-on
指令的定义:
|
|
发现它有customFilter,其实在applyFilters
中就是针对该指令做的一个单独的判断,其中的selectors就是[“.button”],最终返回一个匿名函数(事件监听函数),该匿名函数当做value传递给update方法,被其handler接收,update方法处理的是事件的绑定。这里其实实现的是事件的代理功能,customFilter中将handler包装一层作为事件的监听函数,同时还实现了事件的代理,设计的比较巧妙!
作者尤小右为之取名seed
寓意深刻啊,vue就是在这最初的代码逐步成长起来的,如今已然成为一颗参天大树了。